一旁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自7月8日开展以来,已迎来10多万观众。其中,一本泛黄的《保卫卢沟桥》剧本静静陈列,这部1937年由中国戏剧“天团”集体创作的三幕话剧,仅用3天时间便完成初稿创作,被誉为“话剧创作史上的奇迹”。
“《保卫卢沟桥》打破传统的戏剧创作模式,开创了文艺界集体创作的先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革命文物部副研究馆员徐源感慨道,从没有一部话剧,聚集如此多的名家:崔嵬、张季纯、阿英、于伶、宋之的等17位编剧参与,冼星海、周巍峙等人谱写同名主题曲,陈白尘、辛汉文等7人成立演出筹备委员会,并邀请洪深等19人组成导演团,赵丹、金山、王人美、王莹、吴茵等近百位电影人踊跃参与排练和演出。
南京图书馆研究员夏彪给记者出示了《保卫卢沟桥》首演当天的《大公报》公演特刊,其中,郭沫若题词“卢沟桥虽然失掉了,我们依然要保卫卢沟桥”;著名导演万籁天以《抗战戏剧的开始》为题指出,《保卫卢沟桥》如抗击敌人的大刀一般“掀起了全民抗战的热诚”。首演次日,《申报》发表评论称《保卫卢沟桥》“猛烈地激动每一个观众的神经,沸腾他们的热血。”
《保卫卢沟桥》被称为中国戏剧阵线的战斗宣言,而它从来不是舞台独唱。抗战史专家、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告诉记者,1937年7月16日,“南京新闻记者协会”派代表找到剧作家田汉,称他们准备举行一次慰劳前方抗日将士的募捐义演,邀请田汉写一个话剧剧本。田汉当即应允,当晚就动笔写作,取名为《卢沟桥》。
1941年10月,中华剧艺社在重庆成立。在当年10月至次年5月的重庆雾季,该社趁着日军轰炸间隙排演了《大地回春》《天国春秋》《屈原》等7部大戏。受其感召,在此后的4年时间里平果彩票,几十个戏剧团体在重庆雾季上演100余部话剧,史称“雾季公演”。《新华日报》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让这场“舞台上的抗战”更加深入人心。
950.7MB
查看443.62MB
查看98.9MB
查看651.69MB
查看
网友评论更多
646路彩丹t
异丁酸商品报价动态(2025-08-02)
2025/08/04 推荐
8232田宏霞815
韩媒怒批崔康熙为傲慢付出代价 球迷:像遛狗一样被耍
2025/08/03 推荐
287祝逸岩lk
向新三角循环迈进,广东经济增速回升背后的动力嬗变
2025/08/02 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