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实地勘察研究,科研团队在足迹点共发现了两种形态的恐龙足迹。其中A型足迹保存相对完好,展现出典型的兽脚类恐龙特征:足迹长大于宽,第三趾粗壮且长,第二、四趾长度不等,趾间分叉呈V形,拇趾痕迹连续清晰,足跟部有明显的球状印痕并与第三趾轴线对齐。这些特征与重庆发现的南岸重庆足迹最为接近。基于形态对比和地层学证据,研究人员暂时将其归为重庆足迹相似种,属于实雷龙足迹类的重要成员。
除楠木山村足迹点外,研究团队还系统梳理了广西侏罗—白垩纪地层中的四足动物化石记录,共识别出14处重要化石点。区域对比显示,广西南部中晚侏罗世的恐龙动物群与四川盆地极为相似,暗示两地在中生代时期可能存在密切的古地理联系。而早白垩世新隆组的恐龙化石组合则与泰国东北部呵叻高原的阔瓜组高度吻合,为“早白垩世晚期中国南部—东南亚‘南方动物地理区’”的假说提供了新佐证。
楠木山村恐龙足迹点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作为广西首个正式记录的恐龙足迹点,它将中国恐龙足迹的分布纬度向南推进至北纬21°附近,证实了中生代时期华南沿海地区曾有繁盛的恐龙活动。同时,该足迹点所处的中晚侏罗世地层,为华南与东南亚侏罗—白垩系地层对比提供了化石标尺,也为重建当时的古环境、古气候及生态系统提供了实物依据。
643.81MB
查看459.83MB
查看40.9MB
查看431.79MB
查看
网友评论更多
712国淑浩c
跳水群星现身知音号 郭晶晶盛装出席
2025/08/02 推荐
2489诸壮灵670
粉体、散料、流体测量:来 IPB ...
2025/08/01 推荐
905王腾亮tx
俄罗斯为何禁售部分中国品牌卡车
2025/07/31 不推荐